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© 2021
皖ICP备05013364号-1
扫一扫scan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
安徽省银行业协会
电话:0551-62879580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杭州路2599号中国信达合肥后援基地1号楼西区7楼
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© 2021
皖ICP备05013364号-1
| 网站访问次数统计:20609608
手过千金尘不染 丹心一片为乡邦—— 安徽地方银行首任行长程振基的清廉往事

走进芜湖市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大门,我的目光被近代一位金融名人所吸引他的姓名程振基,字铸新。在近代安徽金融发展的史册上,程振基的名字与“清廉”二字紧密相连。这位安徽地方银行的首任行长,以“不以牟利为目的,惟求促进事业之发展”的初心,在动荡年代书写了金融人的职业操守与家国情怀,为今日金融从业者树立了精神标杆。


1935年,安徽金融市场混乱,他应省政府之邀,怀着“饮水思源,报答家乡”的赤诚,从上海、杭州携专业团队赴芜湖筹建安徽地方银行。彼时的皖省金融网络零散,经济发展滞后,他接手的是一副“烂摊子”,却手握调配巨额资金的权力。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,他首先立下规矩:公权绝不私用,公款分文不沾,并将这份准则融入银行管理的每一处细节。

筹建初期,原任职的杭州农工银行尚未批复其辞呈,两地银行同时送来薪水,程振基当即谢绝了其中一份,坚定表示“只拿工作行的工资,不多拿一分钱”。1937年,银行印制辅币期间,印刷厂送来两万元酬谢金——这在当时可购置近十亩良田,他却毫不动心,让下属原封不动退回,并叮嘱“银行资金每一分都要用到刀刃上,绝不能沾半点私利”。就连日常寄给家人的书信,他都坚持自付邮资,从不用公家的邮票,身边同事劝他“这点小事不必较真”,他却严肃回应“公私分明就是从这些小事做起”。

治行期间,程振基将廉洁刻入日常。他每日提前到岗,站在银行门口检查员工着装,衣冠不整者需整理妥当方可入内,以细节掌握行业专业度;在业务往来中难以避免有所馈赠,但均被他婉言谢绝,他坚守底线,绝不触碰利益红线;同时他还推行节俭办行,严控开支、完善规章制度,仅花费一年半的时间便在全省设立了53个分行,让其所在银行一跃成为安徽规模最大的地方银行。

在抗日战争期间,安徽出产的茶叶、大米、木材等产品外贸衰落,内销受阻,经济凋敝。程振基主持制定了“积极发展金融,振兴地方经济”的办行宗旨,在上海设立茶叶总销处,自任经理,亲赴香港洽谈,畅开茶叶外销渠道,使华茶外贸得以复兴;又组织华南米业公司,亲任董事,由银行发放贷款,支持粮商运销国米,为扶持地方经济作出了贡献。

为了让清廉风气扎根银行,程振基亲自牵头制定《行员奖惩通则》,其中明确规定“收受客户馈赠价值超一元即记过,挪用公款五十元以上即开除”,这在当时的金融行业堪称严苛。更难得的是,他始终以身作则:每次查账都会带上自己的算盘和纸笔,从不让下属代劳;外出考察从不接受当地商户的宴请,总是自带干粮或在普通饭馆用餐;就连银行配给行长的专用马车,他也只在公务紧急时使用,私下出行宁愿步行或乘坐人力车。

程振基的清廉,从不是脱离实际的“空谈”,而是与“利为民谋”的担当深深绑定。1936年春,他听闻祁门县茶农因缺乏抵押品,贷款无门,眼看春茶采摘在即却没钱购置竹筐、肥料,当即带着两名信贷员,坐了三天两夜的船再转步行,深入祁门历口村考察。看到茶农们只能用破旧的木桶装茶,部分茶树因缺肥发黄,他当场提出“以茶园预期收成作抵押”的创新方案——打破当时“只认房产、田地”的传统抵押模式,让茶农无需变卖家产,只需与银行签订“茶叶收购后优先还款”的协议,就能拿到贷款。

有位叫胡老栓的茶农,家里五亩茶园年产茶叶两百多斤,却因拿不出抵押品,连续两年没敢贷款。程振基亲自上门,蹲在茶园里跟他算细账:“你这茶叶要是买上好肥料,能多收三成,扣除贷款利息,一年还能多赚二十块大洋。”为了打消胡老栓的顾虑,他还承诺“银行会派技术员来教你炒茶,收茶时也会帮你联系收购商”。最终,胡老栓顺利贷到五十元,当年茶叶收成翻了近一倍,不仅还清贷款,还给家里添了新农具。这件事在当地传开后,越来越多茶农主动到银行申请贷款,仅1936年,安徽地方银行就为祁门、休宁等地茶农发放贷款超四十万元,直接带动两万多茶农增收。

除了帮茶农解决抵押难题,程振基还格外关注金融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当时皖西霍山县交通闭塞,农民要走几十里山路才能到县城银行办事,他便牵头在乡镇设立“流动服务点”,每月安排信贷员带着账本、印章下乡,现场办理存款、贷款业务。有一次,流动服务点在霍山漫水河乡驻点时,突遇暴雨冲毁山路,信贷员无法按时返回县城,程振基得知后,冒着雨步行二十多里山路赶到驻点,亲自清点款项、核对账目,确保公款分文不少,直到雨停后将款项安全送回银行,他自己却因淋雨发起高烧。

1940年,程振基因积劳成疾在芜湖病逝,匆匆走完五十载人生。这位开创了皖省现代金融格局的行长,逝世后竟无钱购置棺木,最后靠银行同仁和茶农们自发募化才得以安葬;他留下的遗物只有几箱书籍、几件旧西装和一本记满民生需求的笔记本,里面详细记录着“某村需贷款买耕牛”“某茶厂缺烘干设备”等信息,却没有一句提及自己的私事。


如今,在安徽省档案馆珍藏的安徽地方银行壹圆辅币上,程振基的签名仍清晰可辨。那些工整的墨迹不仅记录着一段金融史,更镌刻着“廉洁奉公、坚守底线”的职业信念。回望程振基的事迹时刻在提示着我们,金融权力越大,越需守住廉洁底线。程振基先生“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”的金融人生,在安徽金融史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一笔,成为永远值得铭记的廉洁典范。

电话:0551-62879580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杭州路2599号中国信达合肥后援基地1号楼西区7楼
安徽省银行业协会 © 2021
皖ICP备05013364号-1